电子烟行业近年来风头正劲,而作为国内头部品牌的悦刻(RELX)再次成为焦点——其最新推出的“智能电子烟”号称颠覆传统体验,引发热议,这款产品究竟是科技感拉满的未来趋势,还是华而不实的“鸡肋”噱头?我们通过实测一探究竟。
智能化的真实体验:噱头还是刚需?
悦刻智能电子烟的核心卖点在于“智能互联”,通过蓝牙连接手机APP,用户可以实时查看剩余电量、口数统计、尼古丁摄入量等数据,甚至能设置“每日使用上限”,听起来很酷,但实际体验如何?
优点:
- 数据可视化:对健康管理敏感的用户,摄入量统计功能确实提供了参考价值,尤其适合试图逐步减烟的老烟民。
- 防丢提醒:通过APP定位查找设备,对丢三落四的用户算是个实用功能。
- 个性化模式:可调节雾化功率,满足不同口感偏好,这点对追求细腻体验的玩家友好。
槽点:
- 续航焦虑:频繁蓝牙连接导致耗电加快,实测续航比普通版缩短约15%。
- 操作繁琐:多数用户反馈“懒得每天开APP看数据”,功能使用率低。
- 溢价明显:相比普通款,智能版价格高出30%,但核心吸食体验并无本质提升。
口感与烟雾:依然是悦刻的强项
抛开智能标签,这款产品的本质仍是电子烟,实测中,其经典的陶瓷雾化芯技术保持了一贯水准:击喉感适中,烟雾细腻,漏油率低,新增的“智能温控”功能能避免过热糊芯,但对老用户来说差异感知不强。
未来or鸡肋?取决于需求场景
适合人群:
- 科技爱好者,喜欢尝鲜数字化功能;
- 戒烟人群,依赖数据量化控制习惯;
- 商务场景用户,APP管理显得更“高端”。
劝退点:
- 追求纯粹替烟体验的实用派;
- 对价格敏感,认为“功能不值差价”的消费者。
行业启示:智能化是方向,但需解决痛点
悦刻的尝试无疑为电子烟赛道打开了新思路,但目前的智能功能更像“锦上添花”,而非“雪中送炭”,若未来能整合更刚需的特性(如健康预警、社交互动),或真正解决续航和成本问题,才能从“鸡肋”进化为“必选项”。
这款产品像是悦刻对未来的一次试探——它未必适合所有人,但足以让行业思考:电子烟的终极形态,究竟该是“更聪明的烟”,还是“完全不同的新物种”?答案或许就在下一次迭代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