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电子烟行业头部品牌RELX悦刻(雾芯科技)因部分产品遭电商平台下架,引发消费者集体声讨与维权,这场被称为“电子烟第一次维权”的事件,不仅暴露了行业监管与消费者权益之间的尖锐矛盾,更折射出电子烟市场在快速扩张后面临的合规困境。
事件回溯:下架引发用户“断粮”危机
据多方反馈,自3月起,RELX悦刻多款畅销产品在淘宝、京东等平台突然下架,导致大量用户无法购买替换烟弹,部分消费者反映,此前囤积的烟弹即将耗尽,而线下渠道价格偏高且覆盖有限,直呼“被品牌方抛弃”。
更引发争议的是,悦刻官方对此回应模糊,仅强调“配合平台合规要求”,但未明确说明下架原因或提供替代方案,愤怒的用户迅速在社交媒体集结,通过投诉平台、社群联名等方式发起维权,要求品牌方恢复供应或补偿损失。
行业监管收紧,品牌“被动合规”埋隐患
业内普遍认为,此次下架与电子烟行业强监管趋势相关,2022年《电子烟管理办法》实施后,线上禁售、口味限制等政策已迫使品牌转向线下布局,部分平台仍存在“擦边球”销售现象,近期监管力度加码可能是下架的直接诱因。
矛盾焦点在于:
- 品牌责任缺失:用户质疑悦刻未提前预警,也未建立平滑的线下导流机制,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;
- 合规成本转嫁:线下专卖店烟弹价格普遍高于线上,消费者被迫承担监管过渡期的额外支出;
- 行业标准模糊:国标产品口味单一、体验下降,加剧用户对“合规即减配”的不满。
维权潮背后的行业警示
此次事件暴露出电子烟行业在高速增长期忽视的两大问题:
用户粘性依赖与风险预案不足
电子烟用户对特定品牌、口味的依赖性极强,但多数企业未建立完善的用户服务体系,一旦供应链或渠道变动,极易引发信任危机。
监管适应能力待提升
行业头部品牌本应率先探索合规路径,而非被动应对,如何平衡政策要求与用户体验,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。
未来走向:合规化与用户权益如何兼顾?
专家建议,电子烟企业需从三方面破局:
- 透明沟通:主动公开合规进展,减少信息不对称;
- 渠道优化:加速线下网点覆盖,或通过会员制保障核心用户供应;
- 产品创新:在国标框架内提升技术体验,而非单纯依赖口味营销。
此次悦刻维权事件或许只是开始,随着全球范围内电子烟监管趋严,行业“野蛮生长”时代终结后,唯有将用户权益真正纳入合规体系,才能避免类似的信任崩塌重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