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电子烟行业监管趋严的背景下,各大品牌纷纷调整策略以适应政策变化,京东等电商平台对电子烟销售渠道的限制越来越严格,但行业头部品牌悦刻(RELX)却似乎找到了一条新路——其分销模式被外界质疑“越来越像P2P”,这种模式究竟是创新突围,还是游走于监管边缘?
京东收紧,电子烟线上渠道遇冷
自2019年国家加强对电子烟线上销售的管控后,京东、天猫等主流电商平台陆续下架电子烟产品,仅保留部分合规品类,这一政策让电子烟品牌不得不转向线下渠道,但线下开店成本高、扩张慢,品牌方亟需新的增长点。
京东的限制并非孤例,随着《电子烟管理办法》和国标政策的落地,电子烟行业的合规门槛大幅提高,传统代理模式也面临挑战,在这样的环境下,悦刻的“新玩法”引起了行业关注。
悦刻的“类P2P”模式:是创新还是风险?
近年来,悦刻在渠道拓展上采取了类似“合伙人”或“众筹”的模式,鼓励个人或小代理商以较低门槛加入销售网络,具体表现为:
- 低门槛加盟:与传统代理需要大量资金囤货不同,悦刻的某些合作模式允许小代理商以较低成本入局,甚至可以通过“推荐裂变”获得分成。
- 多级分销激励:部分代理商反馈,悦刻的销售体系存在“层级奖励”机制,即发展下级代理可获得额外收益,这与P2P或传销中的“拉人头”模式有相似之处。
- 快速回本承诺:一些推广文案中暗示“短期回本”“躺赚收益”,吸引了不少想赚快钱的个体经营者加入。
这种模式虽然帮助悦刻快速扩大了线下覆盖率,但也引发了合规性质疑,电子烟行业本身受严格监管,若分销模式涉及多级返利,可能触碰法律红线。
监管风险与行业未来
电子烟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销售模式必须合规,悦刻的“类P2P”玩法虽然短期内能刺激增长,但长期来看存在两大风险:
- 政策风险:若分销模式被认定为变相传销,可能面临严厉处罚,甚至影响品牌信誉。
- 市场信任危机:过度依赖“快钱”模式可能导致渠道混乱,代理商利润无法保障,最终反噬品牌。
相比之下,部分品牌选择稳扎稳打,专注合规门店和传统代理体系,虽然扩张速度较慢,但更符合监管要求。
京东等平台对电子烟的限制是大势所趋,品牌方需要找到合规且可持续的增长路径,悦刻的“创新”模式能否经得起政策和市场的双重考验,仍有待观察,但对于整个行业而言,在监管框架内探索健康的渠道生态,才是长远之道。
(本文为原创分析,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投资或经营建议。)